陈经纶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,今年该校将迎来90岁华诞。校长张德庆说,陈经纶中学就是要为每个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最适合的教育、为每个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最有保障的教育、为每个学生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。
据陈经纶中学常务副校长牟成梅介绍,2010年学校在朝阳区的中考录取分数线是511分,择校分数线是510分,生源基本来自朝阳区排名前1000名的学生,也有部分来自西城、通州等区县的优秀学生。
今年新增科技英才实验班
牟成梅介绍,学校很注重课程的多样化、个性化、生活化,倡导“教法即学法”。今年,学校将与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设一个“科技英才实验班”,学生将从入校新生中挑选,学校会重点培养这些孩子在科技方面的特长,科技类校本课程将列为他们的必选课,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。课程结业后,学生可通过学校与合作单位联合向自主招生的高校进行推荐。
在日常教学中,老师会给学生们布置研究性课题,让学生分成3至4人一组,根据共同爱好选择某一课题。经过一系列调研,得出阶段性结论,再利用“经纶论坛“进行汇报。这样做课题,让学生的感悟更深。除此之外,学校在寒暑假也会为学生布置特殊的假期作业。如今年寒假,高二年级的语文作业是做一份手抄报,介绍一位作家或一本书。开学后,组织学生进行评选,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出。牟成梅说,这样的作业不仅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,还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知识,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,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学生社团帮学生走得更远
陈经纶中学鼓励学生成立社团,并采用三级管理制度,对顶级社团配备固定的指导教师,固定的活动场所,相应的经费支持。牟成梅说,学校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,按学生兴趣上课,田径、球类、健美操等十几个项目可供学生选择。学校合唱团、管乐队、舞蹈队经常活跃在各项重大活动中;机器人、航模、无线电测向等科技活动也多次在国内、国际大赛中获奖;几十个学生社团和学生公司,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其中著名的学生社团“拾贝公司”的第四任CEO吴轶凡同学,还凭借丰富的校本课程学习经历和出众的组织实践能力于2010年3月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。而哈佛最看重的是她丰富的校本课程经历。
校本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
从2007年开始,学校就开设校本课程,包括艺术素养、现代化信息技术、科技能力、小语种等10大类,最多时达到110多门。目前,仅高一一个年级就开设了29门。
牟成梅指出,这些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。学校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发了“走班制”下的课程管理系统。校本课程实行课程招标、教师网上申报、学生网上自主选课等程序,形成方便灵活的组课、选课机制,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,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。
其中,一门叫做“人生远足”的校本课程受到很多学生青睐。这门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每月至少外出一次,让他们走出课堂,走进文化胜地、企业工厂等。出发前,相关学科老师会提出问题,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出去,带着感受走回来。
牟成梅说,校本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,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,也进一步实现了与升学的有机结合。崔圣等3名学生入学前,没有任何声乐基础,入学后他们选修了“合唱艺术”这门校本课程,经过3年训练,3人都以艺术特长生身份被北大降65分录取。其中靳子玄同学还在北京大学成立了“子玄音乐教室”,并在青歌赛上露面。近两年,该校又有4人被北大降分录取。高二文科班的张羿说,入学时自己没学过唱歌,现在,已在校合唱团担任声部长了,他的梦想就是能进入北大学习。
“我希望这些孩子们走出陈经纶后,除了知识,还能留下点儿别的什么。”牟成梅表示,陈经纶中学将秉承新的办学目标,向首都名校扬帆启航。